护理动态
“体会”你,更“懂”你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角色共情体验活动
时间:2025-06-27 17:11:13 作者:白燕芬 阅读量:49
在医疗技术的精确刻度之外
护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当护士们卸下护士角色
躺在自己每日巡视的病床上
答案在颤抖的呼吸、失控的眼泪
和漫长的秒针走动中逐渐清晰
近日
我院护理部组织开展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角色共情体验活动
通过沉浸式换位体验
让护士们从“施护者”转变为“受护者”
重新触摸护理的温度,重新定义护理的内涵
6个体验片段,每一个都戳中护理盲区
活动中,各科室护士选择日常工作中患者较为抵触和“害怕”的护理操作进行亲身体验,从留置胃管、面罩吸氧到吸痰、肢体加压治疗到术后制动,在每一项操作中感受生理与心理的碰撞。
吸氧面罩下的“痛"心内科护士李娜娜
当面罩扣到我的口鼻上,扑面而来的是塑料的味道夹杂着冰冷的氧气,头带勒在耳朵和后脑勺,随体位变化需要不断调节松紧度,太松漏气,太紧勒的鼻梁和耳后会有压痛。面罩盖住了口鼻,说话、喝水、吃东西都变得极其不方便,湿化瓶的‘咕噜’声像贴在耳边的雷声,我想喊护士,但声音闷在面罩里,变成含糊的呜咽。
洗胃的“窒息瞬间”急诊科护士白小兰
随着胃管捅进咽喉的瞬间,一阵剧烈的恶心袭来,我开始呕吐,我本能的反抗,当同事按住我的肩膀时,我才意识到‘配合’二字多么苍白。生理性泪水糊住视线,呕吐物溅到头发上的黏腻感……这些‘不体面’的细节,才是患者最深刻的记忆。
"被制动"的6小时神经内科护士柴佳琳
过了两个小时,腿便开始发麻,像是千百只蚂蚁在血管里爬行。我想稍稍活动一下,却生怕影响手术。平卧的姿势让我的腰部逐渐僵硬,尾骨因长时间受压而酸痛难忍。我试着小幅调整左腿的位置,但右腕的制动限制了我的活动,我开始频繁看表,第一次觉得时间如此缓慢。压迫解除的那一刻,右腿如释重负的刺痛感和血液回流后的温热感让我几乎落泪。
“按摩”原来如此煎熬心血管内科护士苏厅
体验之初,同事将体外反搏治疗仪设置为30分钟,压力尚小时,我已感到肢体被束缚,当气压治疗仪的压力值突破60mmHg,气压从脚踝逐渐上涌,酸痛与麻木交替袭来,像无数小针在皮肤下攒动,我数着秒等解脱——这才发现,我们过去安慰患者的‘很快就好’,是多么傲慢的关怀。
CPM机上的“酷刑”骨科护士乔敏
我的腿部在机器的带动下开始缓慢屈伸,起初,感觉还比较新奇,就像有人在轻柔地帮我活动关节。没过多久,腿部逐渐传来酸痛,机器每屈伸一次,关节就像被生锈的齿轮碾过。最绝望的是,明明疼得冒汗,却不敢喊停——怕被当作‘娇气的病人’。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康复治疗,是患者用尊严交换的忍耐。
眼球里的"恐惧"烧伤五官科护士张圣茹
当针尖来到眼前,我浑身紧绷的将头靠在墙上,眼睑被撑开的瞬间,眼角像有羽毛在轻蹭,眼睛的痒感促使我不由自主的眯眼,好在冲洗器已经进入泪道,盐水也由泪道进入鼻腔,此时有一种呛水的感觉,盐水夹杂着眼泪从眼睛与鼻腔里流出,此时我终于读懂患者颤抖的眼球里盛满的恐惧。
护理的重复性常将我们驯化为“熟练的操作者”
面罩吸氧时,我们盯着氧饱和度数字
却忽略了塑料味氧气灌入鼻腔的窒息感
留置胃管时,我们追求“一插到位”
却对患者喉头痉挛的泪水视而不见
心电监护仪的电极片粘得整齐
却读不懂患者被导线束缚时僵直的身体......
当我们以患者身份躺下去
才发现护理从来不是「完成操作」
而是看见
氧气管下泛红的耳廓
胃管旁未擦净的泪水
制动时颤抖的指尖
技术是冰冷的刻度,而共情才是护理的「体温」。当重新穿上护士服时,那些真切的体验已在脑海里定格——会记得在吸氧时在患者耳后垫上一块纱布;会在吸痰时放慢速度,动作再轻柔些;会在患者看不见的角落,悄悄为气压套垫上棉巾......
未来,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将持续深化此类活动,让共情成为职业必修课,让护理真正从“正确操作”走向“感同身受”。
微信公众号(康巴什部)
支付宝小程序(康巴什)
微信公众号(东胜部)
支付宝小程序(东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