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暖城暖医说』关于肌电图的这些知识,你应该知道!(二)
时间:2025-08-01 11:06:30      作者:刘希金、梁洪宾      阅读量:58

大家都知道心电图、脑电图检查,但对于“肌电图”检查,或许是第一次听说。经常会有病人拿着医生开的肌电图申请单,很疑惑肌电图是做什么的?有些网友就上网查了下,这又是“扎针”又是“电击感”,让人不禁联想到“容嬷嬷”。

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我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做了《关于肌电图那些事儿》的系列科普,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个小众又很重要的检查——肌电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瞬目反射。

01 什么是瞬目反射?

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是眼轮匝肌的反射性收缩活动,反射弧由三叉神经分支的第一支眶上神经传入,信号在脑干进行整合后,由面神经的运动分支传出。但是瞬目反射的中枢传递途径尚不完全明晰。

瞬目反射是肌电图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能检查出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病变,同时还是脑干功能检查的方法之一,是被广泛应用的肌电图检查项目之一。

02 瞬目反射的优势是什么?

作为神经科电生理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有助于面神经、三叉神经、脑干病变的辅助定位诊断,可用来评估面神经、三叉神经以及评估脑干(延髓、脑桥)的功能。

03 瞬目反射如何检查?

①患者需仰卧位,眼睛轻微闭合或睁开,使用两个导联同时记录。

②记录电极位置:分别放于两侧眼轮匝肌下缘、瞳孔下方。

③参照电极位置:在记录电极外侧。

④刺激电极位置:一侧眶上切迹处。

04 瞬目反射需要观察哪些指标呢?

瞬目反射(BR)由两个成分构成,早发反应R1和迟发反应R2。在同侧眶上神经刺激时,仅在刺激侧记录电极记录到R1,而R2在双眼都可记录到,但对侧眼记录到的R2也叫R2¢。

①早发反应R1通常被认为时三叉神经感觉主核(Vm)与同侧面神经核之间的一个单突触反射来完成:刺激侧三叉神经→刺激侧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刺激侧面神经核→刺激侧面神经。

②迟发反应R2被认为是三叉神经脊束核(Vs)和双侧面神经核之间的多突触反射来完成。

③R1通常比较稳定,而且重复性好;R2常为多相波,且波形多变。一般重复测量多次,选择相互叠加后的最短潜伏期来来测量。

05 常见的瞬目反射异常类型有哪些?

①单侧三叉神经病变:刺激受累侧,所有电位(同侧R1、R2,对侧R2)延长或消失。刺激不受累侧,所有电位都正常,包括同侧R1、R2以及对侧R2。临床意义: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病变,最常见于结缔组织疾病或某些中毒性神经病。

②单侧面神经病变:刺激受累侧出现同侧R1、R2电位延长或消失,但对侧R2电位正常。刺激不受累侧,同侧R1、R2正常,但对侧R2延长或消失。这种模式,无论刺激哪一侧,受累侧所有电位均异常。临床意义:单侧面神经病变有很多病因可能,包括感染、炎症、肉芽肿以及结构性病变。但是最常见的还是特发性感染后神经病变(即贝尔麻痹)。

③单侧桥脑中部病变(感觉神经主核和/或连接到同侧面神经核的脑桥中间神经元):刺激受累侧导致R1延长或消失,但同侧R2以及对侧R2正常。刺激不受累侧,所有电位均正常,包括同侧R1、R2以及对侧R2。临床意义:这种模式提示脑桥内的病变,见于卒中,脱髓鞘以及结构性病变。

④ 单侧延髓病变(三叉神经脊束核和/或连接到同侧面神经的延髓中间神经元病变):刺激受累侧,R1正常,对侧R2正常,但同侧R2延长或消失。刺激非受累侧,同侧R1、R2正常,但对侧R2延长或消失。如果延髓内的病变较广泛而累及对侧面神经的延髓中间神经元,刺激受累侧R1正常,但双侧R2延长或消失,刺激非受累侧,出现同样表现。临床意义:这种模式提示病变在延髓,最多见于卒中,脱髓鞘或结构性病变。

⑤脱髓鞘性神经病:轴突性神经病很少累及瞬目反射因为典型的轴突是远端逆行性坏死,很少 累及传导瞬目反射的纤维,因为非常近端。但是在脱髓鞘性神经病中,瞬目反射的所有电位可能会明显延长或消失,提示运动和感觉通路的传导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