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暖医说』警惕“沉默的杀手”——肉毒中毒
时间:2025-09-08 09:08:54 作者:张晶 阅读量:32
近年来,随着网购食品的普及,真空包装即食肉制品因其方便、易储存的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这类食品若加工或储存不当,可能潜藏致命风险——食源性肉毒中毒。近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重要提示:预防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一种“无声”的致命威胁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引起的中毒,毒性极强,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毒的自然生成的毒素之一。其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释放乙酰胆碱,导致弛缓性麻痹。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首诊医生人员必须高度警惕,熟练掌握识别与处置要点。
1.食源性(最常见):摄入含毒素食品,如真空包装肉制品、自制发酵豆制品、罐头、腊肉等。
2.创伤性: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芽孢通过感染的伤口直接进入体内并释放毒素所致。
3.注射性:随着肉毒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用不断增加,注射引起的肉毒中毒也开始显现。
4.其他少见肉毒中毒:
(1)婴儿肉毒中毒:婴幼儿食入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后,芽孢在肠道繁殖并产生毒素入血致病。
(2)成人肠道定制肉毒中毒:与婴儿发病类似,在正常人群中少见,但当人体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时,如腹部手术、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等情况下,可发生肠道BoNT中毒,较食源性中毒更难诊断,容易被延误诊断。
(3)吸入性肉毒中毒:很罕见,由吸入释放 BoNT 的气溶胶所致,是一种非自然状态中毒,在实验室事故和军事生化武器应用中有描述。
抓住“特征性”表现,早期识别是关键。典型表现为“对称性、自上而下进行的弛缓性麻痹”。
1.神经系统症状(核心)
(1)颅神经麻痹最早出现:视物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迟钝、吞咽咀嚼无力、言语不清等。
(2)对称性下行性肌无力:从肩颈向四肢蔓延,抬头困难、肢体软瘫。神志清楚,无感觉障碍。
(3)重要特点:一般无发热(除非合并感染)。
2.其他系统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可早于神经症状)。
警示:注意与“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脑卒中”等鉴别。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1.隔离与上报
(1)采取接触隔离;
(2)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和感染管理科,并逐级报至疾控中心。
(3)抗毒素治疗: 唯一特效解毒剂,应尽早、足量使用,以中和游离毒素。
2.对症支持
(1)呼吸支持:密切监测呼吸,及时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
(2)清除毒物:必要时洗胃、导泻(瘫痪者慎行);
(3)伤口处理:彻底清创;
(4)营养支持:早期鼻饲或静脉营养。
一旦怀疑,立即上报!
1.个人防护
(1)接触患者及污染物时执行手卫生,穿戴手套、隔离衣;
(2)肉毒梭菌的芽孢可耐热,在1个大气压、100℃ 可存活≥5小时。但加热至120℃持续5分钟可灭活芽孢。
2.溯源与健康教育
(1)协助流调,重点询问进食史与创伤史;
(2)宣教食品安全:不食用膨胀罐头、不明来源发酵食品,自制食品须彻底加热。
多一分警惕,早一分诊断,就多一分挽救生命的希望!
微信公众号(康巴什部)
支付宝小程序(康巴什)
微信公众号(东胜部)
支付宝小程序(东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