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癌症治疗遇上诗歌,会发生怎样的疗愈奇迹?
近日,我院东胜部肿瘤内科二区特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知名艺术治疗专家彭勇文博士,开展“整合诗歌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健康科普活动,为大家带来一场融合医学科学与人文关怀的思想盛宴。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种“心灵处方”的神秘面纱,看看诗歌如何成为肿瘤患者的抗癌助力。
什么是整合诗歌疗法?身心同调的"艺术处方"
很多人可能会问:“我没有文学基础,也能用诗歌疗愈吗?”答案是肯定的!整合诗歌疗法并不是要求大家成为诗人,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心理辅助疗法。它通过引导患者阅读、朗诵、创作诗歌,为复杂情绪找到安全的出口,就像给心灵打开一扇通风窗。
其特别之处在于“整合”二字——它会结合呼吸调节、冥想放松、轻柔音乐,甚至简单的太极拳动作,让身体和心理同步得到调节。
想象一下:在舒缓的音乐中,伴着深呼吸轻声朗诵一首诗,身体随着简单的动作舒展,焦虑和压力也随之慢慢消散。
三步解锁诗歌疗愈 人人都能上手的"心灵体操"
这种疗法的应用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文学基础,在家就能轻松尝试:
读一首诗:找一首能触动你的诗,无论是李白的豪迈还是顾城的温柔,静静朗读或聆听音频,让诗句走进心里。
自由书写:不用讲究格式和押韵,把当下的感受、想法甚至是抱怨都写下来,哪怕只是零散的句子也没关系。
分享与讨论:和家人、病友或者医生分享你的文字,在支持性的氛围中收获共鸣,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诗歌疗愈对肿瘤患者的三大益处
临床实践表明,整合诗歌疗法能作为传统治疗的有效补充,为患者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情绪疏导,为心理“减负”:通过诗歌表达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就像给心灵"排毒",不少患者反馈尝试后睡眠和食欲都有了明显改善。
重构意义,重拾抗癌信心:当疾病让人感到无力时,诗歌创作能帮助患者从“受害者”转变为“生命的记录者”,在文字中找到对抗病魔的勇气,增强生存信念。
搭建桥梁,获得更多支持:有些患者不好意思直接向家人或医生表达需求,而诗歌可以成为沟通的桥梁,让亲友和医护人员更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提供更精准的关怀。
医学温度:从"治病"到"疗心"的深刻转变
此次诗歌疗法科普活动的举办,正是我院践行“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生动体现。肿瘤治疗不仅是对身体的医治,更需要对心灵的关怀。未来,医院将持续开展更多人文关怀活动,让医学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温度的传递,为患者带来更全面、更贴心的医疗服务。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在与肿瘤抗争,不妨试试这份“诗歌处方”——或许在某个诗句里,就能遇见疗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