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暖医说』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手麻不一定是颈椎病,小心胸廓出口综合征
时间:2025-10-14 08:54:03      作者:王素琴      阅读量:7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因为没有时间,缺乏运动的人也越来越。有些人就会出现手麻,怀疑是颈椎病,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都是正常的,小心是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就是这样一种可能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它主要影响肩部和上肢的功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疾病,包括其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

什么是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区域是指下颈部与上胸部交界处,当此部位的神经或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受到异常压迫、刺激或损伤时常引发胸廓出口综合征。

该病症不分年龄与性别,几乎可以影响任何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从事需要手臂与肩膀进行重复性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群体中,如排球、棒球及游泳运动员等,TOS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些运动可能加剧胸廓出口区域的压力,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胸廓出口综合征病因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多种生活方式因素被认为可能增加罹患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风险。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睡姿,如头部前倾、耸肩、将手臂外展并置于头下的睡姿等,可能压迫到胸廓出口区域的神经和血管。

2.过度举重物:频繁或不当的举重活动,特别是当重物重量超过个体承受能力时。

3.手臂重复性运动项目:如长时间打字、使用鼠标、进行特定体育训练(如卧推、骑自行车、双杠臂屈伸等。

4.背部或颈部受伤:直接或间接的创伤,如车祸、跌倒等导致的背部或颈部损伤,可能损伤或压迫胸廓出口区域的神经和血管。

5.局部压迫:穿戴过紧的衣物、配饰或背包肩带等,长时间对胸廓出口区域施加压力。

胸廓出口综合征自我识别

1.疼痛与麻木:常见于手指、手部尺侧(小指和无名指侧)、上肢、颈部和肩胛带区域。这些症状可能因强力活动、持续肩外展或颈部过伸而诱发或加重。

2.肌无力与萎缩:长期受压的臂丛神经可能导致上肢肌肉无力和萎缩,影响提重物等日常活动。

3.上肢肿胀:由于静脉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出现上肢肿胀。

4.手部苍白与发冷:动脉受压时,手部可能因供血不足而显得苍白、发冷。

胸廓出口综合征自我检查方法

 举臂试验:站立,将双臂像投降一样举过头顶,然后用力握拳再张开,重复这个动作。如果在1分钟内感到手臂无力、麻木或疼痛加剧,可能是一个信号。

胸廓出口综合征自我拉伸训练的方法

用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个症状

1.斜角肌拉伸

①坐立于椅子上,背部和腹部微微收紧,右手伸向身后,抓住椅子边缘。

②将上半身向右侧倾斜,右肩或上臂会有轻微的拉拽感。

③接下来,试着向天花板的方向上提右肩保持5秒。身体不要向侧面活动。

④放松几秒后,然后继续将身体向侧面再移动一些。头部小心地向左部倾斜。

⑤左手抱头放在颈部右侧。小心地将头部向左侧拉,拉伸肌肉5至10秒。颈部右侧感到轻微刺痛时停止动作。

⑥放松肌肉5至10秒。

⑦继续将头部向左侧移动,以进一步拉伸,直至到达新的终止点。

⑧重复2到3次。

2.胸大肌拉伸

①面向直角的墙角站立。

②一只脚踩在角落上,双手手掌和前臂抵住墙面。手肘的高度应略高于肩胛骨,前臂应指向天花板方向。

③收紧腹肌防止弓腰。

④前腿弯曲,身体向墙角方向倾斜,拉伸5至10秒,直到胸部肌肉有轻微刺痛感或拉扯感。

⑤放松肌肉5至10秒。

⑥双手手肘向墙壁靠压,上半身保持不动,产生抗阻力。肌肉中的刺痛感会减弱。

⑦放松肌肉5至10秒。

⑧弯曲前腿,上半身向墙角方向倾斜进一步拉伸肌肉,直至再次出现轻微刺痛,到达新的终止点。

3.肩关节活动训练

站立位或坐立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并放松。√耸肩,肩关节向后向下缓慢做圆弧运动,10个/组,做5组。

4.肩关节稳定性训练

①背对墙面站立,肩关节外展90度,肘关节屈曲90度。

②双肘沿墙面向腰部移动,到达腰部时,保持10秒/次,10次/组,做3组。

如果症状无法缓解,或持续加重,应积极寻求专业康复治疗师帮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锻炼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也是预防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