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室
随处可见患者在抛球、抬举、夹物品、插木条、拧螺丝钉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
在这里却是为患者制定的特殊作业康复训练
刘阿姨今年61岁,刚退休的她原本过着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却因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时左上肢肌力0级,无主动运动,日常穿衣、洗漱、如厕等基本生活能力丧失,情绪十分低迷。
入院后作业治疗小组根据系统评估情况为刘阿姨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
1.早期作业治疗以诱发左上肢主动运动为主,同时预防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及肩手综合征的发生,训练内容包括徒手手功能训练、博巴斯训练、关节松动训练。
2.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指导患者利用健侧独立完成穿衣、进食、洗漱等日常动作。
3.患者情绪低迷,康复训练时增加趣味性游戏,当患者进步时,鼓励患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训练1月后,患者左上肢可完成粗大运动,但运动协调性及精细运动差,再次评估后,给予原治疗基础上增加抗阻运动、筷子夹物品、拧螺丝等训练。经3月治疗,患者可独立完成进食、如厕、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动作,同时患者变得乐观,情绪得到改善。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指通过让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预防、恢复、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社会方面的适应,使其作为家庭和社会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作业疗法可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肢体运动,改变错误的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卒中患者重返日常生活的必经治疗,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望广大患者加以重视,积极治疗。
作业治疗多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等。
2. 骨关节疾病:手外伤、骨折、骨关节损伤后遗症、骨性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肩周炎等。
3.周围神经损伤:格林巴利、腓总神经损伤等;
4.其他:烧伤、精神疾病、老年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