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赵明巍
时间:2020-06-30 14:35:25 作者: 阅读量:345
赵明巍,是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2006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工作至今,2018年荣获鄂尔多斯市“五四青年奖章”,2018年获得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2019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优秀工作者。2012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消化内镜诊疗技术,2015年在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学习消化内镜诊疗技术,2018年在天津南开医院进修学习ERCP技术,多次参加全国及自治区学术会议。在自己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扎实工作,不断创新,无私奉献,得到了患者的赞誉、科主任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从医十几年,作为一个青年医师,他始终能够把患者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青年人就得敢闯敢冲,医疗技术更是要敢于不断探索创新”。作为鄂尔多斯市青年医师的代表,他积极探索,勤奋学习,潜心研究消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每当遇到疑难病例,他都要详细耐心的追问病史,既往检查结果, 并与科主任及科室同事们互相讨论,向北京、上海、天津等各地专家请教。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反复腹痛1年、伴恶心呕吐10月余就诊我院康巴什部消化内科,既往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高血压病史,经过综合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案需行胆总管取石术,理论上该病有外科手术和ERCP取石两种方案,但考虑该患者年纪大,高血压病史20余年,如行开腹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风险大,术后恢复期较长等顾虑。为了更安全高效,尽早取出胆总管结石治愈病人,经过全科医生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由赵明巍医生在ERCP室为患者成功行ERCP取石治疗,术后第4天患者康复出院。患者李某,男,77岁,主因“纳差、黄疸伴发热1月”入院,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伴全身皮肤黄染、双眼视物模糊,间断发热,无寒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脑梗死病史8年,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及辅助检查,最后诊断:胆总管梗阻,胆总管下段占位 伴转移;经过科室讨论,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由赵明巍医生行ERCP胆管支架植入治疗。由于患者老年男性,并有肝内多发转移,无手术指正,十二指肠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理等特点,虽对肿瘤并无直接治疗作用,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术后第3天患者出院。患者郝某,女,51岁,平素无特殊不适,外院电子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病理示:增生性息肉;就诊于我院行胃息肉切除治疗,治疗当天赵明巍医生仔细观察病灶,病灶表面微结构消失,经过以往经验判断,该息肉不像增生性息肉,早期癌可能性大,但病理回报是增生性息肉,怎么办?如果直接EMR切除,术后病理回报早期癌,又得外科手术,这对患者是多么大创伤啊,如果ESD切除病灶,就能完整切除,经过反复思量后决定临时改变手术方案,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行ESD切除该病灶,术后病理回报早期胃癌,基底、切缘干净。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好,心里充满了感激复查时又找他。
行医多年,他养成了良好的医德,至今已查胃肠镜检查2万余镜次,每年平均接诊1000多名患者,他坚持把患者当成朋友当成老师,他常说:我们医疗技术的提高都是从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定程度上,患者就是我们的老师。他还时常学习心理沟通技巧,学会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班已经习以为常,不论时间多久,他都坚持把最后一个病人治疗完。他还常说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就没那么容易”,是院领导、科主任、老师、同事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才有自己不断向前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康巴什部)
支付宝小程序(康巴什)
微信公众号(东胜部)
支付宝小程序(东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