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故事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患故事 >
医患故事
『医路温度』当她说“不想活了”,李如珍护士坐了下来~
时间:2025-11-19 17:21:38      作者:李如珍      阅读量:8

傍晚时分,诊室的喧嚣渐渐散去,李如珍护士正准备下班,却在门口看见了一个踌躇的身影。

那位女患者紧攥衣角站在走廊上,浅色裤子上渗出的尿液痕迹格外显眼。她的脸颊涨得通红,眼神里满是局促不安。

李如珍护士快步上前询问后得知,这是一位膀胱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腹部带着泌尿造口。这段时间造口底盘总是漏尿,让她濒临崩溃。

“别紧张,咱们先找个私密地方看看。”李如珍护士温和地安抚道,“这事儿很常见,我们一起解决。”

在诊疗间里,李如珍护士仔细检查后发现,漏尿是由于造口黏膜回缩,底盘型号与黏膜不匹配,导致贴合不严而引起的漏尿现象。她一边耐心解释原因,一边放慢动作演示正确的更换步骤。她选配合适的底盘,叮嘱要佩戴造口腰带,还手把手教患者如何用手轻捂底盘让其粘得更牢。

“每次更换完,记得这样捂几分钟。”李如珍护士示范着动作,“我再教您几个呼吸动作,平时多练习,可以预防造口疝。”

一直沉默的患者这时小声开口:“那么大的手术都挺过来了,就是这个总漏尿实在接受不了……怕有味道,不敢见人,孩子还在上学,有时候都不想活了。”

李如珍护士放下手中的器械,坐到患者身边:“我特别理解这种委屈。但您看,咱们找到原因了,按刚才说的做情况会慢慢好起来的。”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两人就这样坐着聊了很久,从造口护理谈到工作家庭,患者也渐渐放松下来。互加微信时,李如珍护士承诺说有造口问题可以随时联系。

临走时,患者特意对李如珍护士说:“谢谢你,本来都快没信心了,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送走患者的那一刻,李如珍护士感觉忙碌一天的疲惫突然烟消云散。原来再忙碌的日子,一点点耐心和鼓励,一次用心的指导就能帮别人扛过那些难捱的尴尬时刻。

第二天,李如珍护士特意发去语音询问情况。微信那端,患者的声音轻快了许多:“昨晚一次都没漏,很舒适,睡的也很好!”

在伤口造口门诊,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他们熬过了手术最艰难的时刻,却常被这些“小事”困住,怕成为家人的负担。而李如珍护士认为她们能做的,不仅是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更是用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句温暖的话语,让患者相信——生命依然可以拥有尊严和温度。

【“医路温暖】

李如珍护士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她不仅以精湛的专业技能精准找到了患者造口渗漏的原因,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更以一份深切的同理心,看见了患者笑容背后的无助与失落。她主动坐下倾听、用温暖话语疏解患者心结、添加微信提供持续支持,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恰恰是超越技术治疗的人文关怀,温暖患者并给予她们希望。

当技术被赋予人性的温度,当治疗延伸到治愈之外,白色的诊室便成了点亮希望的灯塔。在这里,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关怀,都是照进绝望裂缝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