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成功独立开展首例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科室在心房颤动介入治疗领域实现新的跨越,在心脏电生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70岁老年男性、间断心悸、胸闷5年,曾多次前往医院就诊,心电图诊断为心房颤动,近日心慌胸闷发作较前频繁,症状加重,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既往合并心衰等多种慢性疾病。
经过心内一区电生理团队术前讨论,考虑患者房颤手术风险高,为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需采用先进的心腔内超声技术(ICE)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
手术利用ICE实现了四大目标:
1. 术中用ICE观察左心耳,准确排除了左房血栓形成;
2. 精准构建了心脏三维立体图,准确定位肺静脉前庭;
3. 直视下穿刺房间隔成功,实时进行心包监测;
4. 超低剂量射线下完成手术。
手术结合三维标测系统,精准、高效地完成了环肺静脉前庭消融,验证肺静脉与左房双向阻滞,术中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经电刺激不能诱发房颤,手术成功。
ICE指导房颤消融的优势:
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是将探头置于心脏导管的头端,通过外周静脉将微型超声探头直接放入心腔内,从而实现心腔内结构实时、清晰成像,精确显示心脏和邻近脏器的组织结构,使心血管介入治疗变得更加直观,实现精准消融。
相比传统的射频消融手术,该手术方式具有准确、安全、损伤小的优点。可精准指导医生将导管送达任何部位,比在X线下导管定位精确性更高。同时,术中患者无需造影,避免了使用造影剂,无辐射暴露风险,无X线的伤害。
ICE技术的应用,为无法使用或耐受食管超声,以及有严重心脏畸形或心脏病变的患者 ,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堪称房颤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