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伊始,心内科一区收治了三位特殊的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第一时间被120送至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区救治。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0-50岁之间,在鄂尔多斯市打工为生,无家属、没有能力交住院费用,身无分文。但是患者所患疾病发病急,时刻危及生命。面对垂危患者,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区医护人员选择生命至上的救死扶伤精神,第一时间救治患者,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重返社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部分心肌愈性坏死。AMI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及相应的心肌标记物和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为1、疼痛更剧烈,可呈压榨性、烧灼感,常伴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2、持续时间更长,常达20分钟以上,甚至达数小时;3、疼痛的部位更广泛,除胸骨外还可以涉及到整个心痺痛更剧烈,可呈压榨性,有濒死感、烧灼曲前区、非典型疼痛部位如上腹部、颈咽部及背部,罕见头部及下肢;4、休息及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强的镇痛剂。
第一位患者是山西籍一男性患者,42岁,因在鄂尔多斯打日工为生,近几年未交过合作医疗,未结婚无子女,父母双亡,没有陪护人员的同时患者经济困难,将仅有的1000元交住院费。急性心肌梗死发作4小时,仍持续胸痛,大汗淋漓,经主治医师会诊由急诊收入心内科一区。因患者为自费住院,向科主任汇报后决定抢救生命为第一重任,告知患者病人手术风险、并发症、必要性患者同意后自己签署知情同意书。立即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至介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PCI术,术中顺利,植入支架一枚。术后患者返回心内科一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15天后康复出院。
第二位患者是湖南籍一男性患者,49岁,在鄂尔多斯打日工为生,在家乡湖南交过合作医疗,未结婚无子女,经联系家属因疫情原因目前无法前来照顾患者,同时没有家属愿意预付医院费用,没有陪护人员的同时患者身无分文;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5小时,仍持续胸痛,经主治医师会诊由急诊收入心内科一区。根据患者现状报告医院总值班,向科主任汇报后开通胸痛绿色通道,由患者自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电话告知亲属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必要性等。立即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至介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PCI术,术中顺利,植入支架一枚。术后患者返回心内科一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16天后由其兄长为患者办理医院所欠费用并接患者出院回家。
第三位患者是湖北籍一男性患者,47岁,在鄂尔多斯煤矿打工为生,在家乡湖北交过合作医疗,未结婚无子女,联系家属无人愿意前来照顾患者,同时没有家属愿意预付医院费用,没有陪护人员的同时患者身无分文。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仍持续胸痛,经主治医师会诊由急诊收入心内科一区,汇报医院总值班,向科主任汇报后开通胸痛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生命优先。由患者自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电话告知亲属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必要性等。在决定手术转运的过程中患者因担心无力支付费用等多种因素拒绝手术,经沟通得知患者所在煤矿欠患者两个月工资,科室护士长立即与煤矿负责人进行沟通,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主治医生再三沟通,但是患者一再表示拒绝手术治疗,主治医生与患者亲属电话沟通后亲属表示支持患者的决定,先做保守救治。
没有任何一位医护人员会愿意看到垂危的患者因医药费用等问题而耽误救治最佳时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救治时机是发病后120分钟之内。前两位患者术后返回心内科一区,面对患者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生活现状科室安排患者病床靠近护士站,每班次由一名护士负责为患者买餐食、每小时病情观察和照护,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第三位患者因为是急性心肌梗死未行手术治疗患者病情随时有可能加重,科室在日常照护的同时为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方案。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4天后签署自动出院手续办理出院,准备回湖北老家进行手术治疗,出院前生命体征平稳。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对危重患者开启生命的绿色通道,以保障患者生命优先的救治原则。先抢救生命后付费彰显我院生命至上的医院理念,真正意义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充分体现我院心内科的急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