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电锯穿颅!6小时生死营救,他们用精术济民守护生命之光
时间:2025-07-18 16:05:18 作者:郝玮 阅读量:56
高速旋转的电锯突然失控,锋利的锯片瞬间撕开颅骨——这场足以让人头皮发麻的意外,真实发生在59岁的陈先生身上。
生死时速:生命濒危 多学科救治通道迅速启动
2025年5月13日的午后,工地的轰鸣声戛然而止。陈先生捂着头倒在血泊中,高速旋转的电锯锯片在他头部留下狰狞伤口,鲜血喷涌,颅骨碎裂。被工友紧急送至我院东胜部就诊。
伤者到达医院后意识尚清,但大量失血,随时有可能休克。头颅CT显示: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严重挫伤伴活动性出血,颅骨粉碎性骨折,脑内异物存留——这是神经外科最凶险的创伤之一。
手术室里,灯光已经亮起。5分钟内,神经外科、口腔科、麻醉科、手术室团队全员到位,输血科紧急备血,多学科救治通道迅速启动。
精术护航:显微镜下的生命重建
显微镜下,碎骨片嵌在脑组织里,小动脉仍在喷血,硬脑膜破口不断渗着脑脊液。
双极电凝精准夹住出血点,原本汹涌的出血渐渐止住。这一步,快一分就多一分生机。
接下来是清理“战场”。小心翼翼地剥离嵌在脑内的金属碎屑和污染碎骨,最大程度保留健康脑组织。
最重要的一步是修补硬脑膜。取出自体筋膜,水密缝合技术预防脑脊液渗漏——这也是预防颅内感染的关键。最后,一期完成复杂颅骨成型,为脆弱的脑组织筑起坚固防线。
6小时后,当缝合最后一针时,晨光已透过手术间的窗户照进来。
济民为本:从重症监护到康复之路
术后,陈先生被送进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张丽梅护士长早已带领团队做好准备。呼吸机参数调整、颅内压监测、体位护理…… 每一项操作都精确到分钟。
在术后72小时严密监护和积极治疗后,陈先生脱离生命危险,意识逐渐清醒,病情逐渐稳定。
刘勇副主任说到:“电锯、切割机等高速运转工具极易造成毁损性的开放性颅脑损伤,现场应尽量用洁净敷料覆盖伤口,并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专业的神经外科团队、完备的急诊救治体系、精准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挽救生命的重要保障。”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东胜部神经外科自1998年建科以来,始终践行“精术济民”的理念。从传统开颅到神经内镜微创,从脑出血救治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年超500台手术的背后,是一代代医者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对生命的敬畏坚守。这里不仅是区域内急危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中心,更是无数患者的生命港湾。
如今,陈先生正在逐步康复中。他的故事,是医院用精湛医术守护生命的缩影,更是“精术济民”四个字最生动的诠释——当危难来临,总有一群人,用双手托举生命的重量,用初心照亮康复的前路。
微信公众号(康巴什部)
支付宝小程序(康巴什)
微信公众号(东胜部)
支付宝小程序(东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