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精术济民』34岁小伙突发意识障碍,竟是肺动脉栓塞的锅?
时间:2024-04-15 17:11:10      作者:      阅读量:642

近日,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心胸外科、超声医学科成功救治一名急性肺栓塞患者。

患者男性,34岁,3月26日因意识障碍送至我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在完善相关检查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积极抢救约9分钟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床旁自做重症超声可见右心增大,肺动脉压力增高。紧急联系床旁胸片、心脏超声,双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考虑肺栓塞,与床旁自做重症超声结果一致。急性PTE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3分,属高危人群。

 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低,需要靠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机支持才能维持生命体征,若不及时诊疗,存在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死亡风险。立即请示苏云主任并与家属沟通的同时,请心胸外科、超声医学科医生会诊,在家属同意后启动阿替普酶(50mg)溶栓方案抗凝治疗并监测相关凝血功能指标。

为进一步明确患者肺动脉栓塞范围及疾病危险程度,预防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加重肺栓塞,多学科商讨后于3月27日为患者行下腔静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内溶栓术。在肺动脉造影过程中可见右肺动脉主干血栓栓塞,遂经导管于右肺动脉内注射尿激酶(10万单位方案)溶栓,术后返回病房,肺动脉内溶栓术后患者氧合明显改善。

经积极再灌注、抗凝、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机支持条件逐渐减低,并于3月30日顺利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在生命体征进一步平稳后于31日转入心胸外科进一步专科诊疗。

复查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可适当活动、自主经口进食,无其他不适。

健康科普

急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症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心血管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30天病死率达22%,尽早给予最佳治疗有望改善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由于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 ,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或飞机久坐不动(经济舱综合征、旅行血栓征),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因素使血流缓慢,淤滞,促发其形成。有类似生活习惯,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慢性病史人群须高度重视。